
人体穴位图
人体穴位图 穴位图 人体穴位 穴位按摩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穴位位置图
人体穴位-百会穴
百会穴(bǎi huì) 督脉
别名:顶中央穴,三阳五会穴,天满穴,天蒲穴,三阳穴,五会穴,巅上穴
百会穴 取穴方法:
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,头顶正中心,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。(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,直到后发际正中点。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,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。)
百会穴 穴位解析:
百会穴,首见于《针灸甲乙经》,归属督脉,别名“三阳五会”。《采艾编》云:“三阳五会,五之为言百也”,意为百脉于此交会。百脉之会,百病所主,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,为临床常用穴之一。
(1)百会。百,数量词,多之意。会,交会也。百会名意指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。本穴由于其处于人之头顶,在人的最高处,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,故名百会。三阳五会、三阳、五会名意与百会同,三阳指手足三阳经,五会指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会于此。
(2)顶中央穴。此指本穴位于头顶中央,无它意。
(3)天满穴。天,天部。满,满盛也。天满名意指穴内阳气为满盛之状。理同百会名解。
(4)天蒲穴。天,天部也。蒲,古指草盖的园屋,此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卫外之气。理同百会名解。
(5)巅上穴。巅,顶也。上,上部也。巅上名意指本穴位处头顶,且气血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。理同百会名解。
(6)督脉足太阳之会。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之阳气汇聚而成,但以膀胱经及督脉传入的阳气为多,故为督脉足太阳之会。
百会穴意义: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在此交会。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充盛阳气。
运行规律: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传前顶穴。
功能作用:升阳举陷,益气固脱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(1)百会。百,数量词,多之意。会,交会也。百会名意指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。本穴由于其处于人之头顶,在人的最高处,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,故名百会。三阳五会、三阳、五会名意与百会同,三阳指手足三阳经,五会指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会于此。
(2)顶中央穴。此指本穴位于头顶中央,无它意。
(3)天满穴。天,天部。满,满盛也。天满名意指穴内阳气为满盛之状。理同百会名解。
(4)天蒲穴。天,天部也。蒲,古指草盖的园屋,此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卫外之气。理同百会名解。
(5)巅上穴。巅,顶也。上,上部也。巅上名意指本穴位处头顶,且气血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。理同百会名解。
(6)督脉足太阳之会。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之阳气汇聚而成,但以膀胱经及督脉传入的阳气为多,故为督脉足太阳之会。
百会穴意义: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在此交会。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充盛阳气。
运行规律: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传前顶穴。
功能作用:升阳举陷,益气固脱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百会穴 主治疾病:
此穴的主治疾病为:头痛、头重脚轻、痔疮、高血压、低血压、宿醉、目眩失眠、焦躁等。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位之一,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,医学研究价值很高。
眩晕,惊悸,健忘,尸厥,中风不语,癫狂,痫证,癔病,耳鸣,鼻塞,脱肛,痔疾,阴挺,泄泻。
〖人体穴位配伍〗 配天窗穴治中风失音不能言语;配百会、长强穴、大肠俞穴治小儿脱肛;配人中穴、合谷穴、间使穴、气海穴、关元穴治尸厥、卒中、气脱;配脑空穴、天枢穴治头风;针刺百会,配耳穴的神门埋揿针戒烟;配养老穴、风池穴、足临泣穴治美尼尔氏综合症;针百会透曲鬓穴、天柱穴治脑血管痉挛、偏头痛;配水沟穴、足三里穴治低血压;配水沟穴、京骨穴治癫痫大发作;配肾俞穴(回旋灸) 主治炎症。
〖治法〗寒则补之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。
〖解剖位置〗在帽状腱膜中;有左右颞浅动、静脉及左右枕动、静脉吻合网;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眩晕,惊悸,健忘,尸厥,中风不语,癫狂,痫证,癔病,耳鸣,鼻塞,脱肛,痔疾,阴挺,泄泻。
〖人体穴位配伍〗 配天窗穴治中风失音不能言语;配百会、长强穴、大肠俞穴治小儿脱肛;配人中穴、合谷穴、间使穴、气海穴、关元穴治尸厥、卒中、气脱;配脑空穴、天枢穴治头风;针刺百会,配耳穴的神门埋揿针戒烟;配养老穴、风池穴、足临泣穴治美尼尔氏综合症;针百会透曲鬓穴、天柱穴治脑血管痉挛、偏头痛;配水沟穴、足三里穴治低血压;配水沟穴、京骨穴治癫痫大发作;配肾俞穴(回旋灸) 主治炎症。
〖治法〗寒则补之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。
〖解剖位置〗在帽状腱膜中;有左右颞浅动、静脉及左右枕动、静脉吻合网;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百会穴 取穴图

百会穴 穴位图

网友正在查询的穴位: 头窍阴穴, 跗阳穴, 听会穴, 完骨穴, 昆仑穴, 上关穴, 本神穴, 仆参穴, 颔厌穴, 阳白穴, 申脉穴, 悬颅穴, 头临泣穴, 金门穴, 悬厘穴, 目窗穴, 京骨穴, 曲鬓穴, 正营穴, 束骨穴, 率谷穴, 承灵穴, 足通谷穴, 天冲穴, 脑空穴, 至阴穴, 浮白穴, 风池穴, 肩井穴, 风市穴, 渊腋穴, 中渎穴, 辄筋穴, 膝阳关穴, 日月穴, 阳陵泉穴, 京门穴, 阳交穴,
关于百会穴
百会,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“三阳五会”。属督脉。在背部,后发际正中上7寸,当两耳尖直上,头顶正中。位于帽状腱膜中;有左右颞浅动、静脉吻 合网;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。主治头痛、目眩、鼻塞、耳鸣、中风、失语、脱肛、阴挺、久泻久痢等。平刺0.5~0.8寸,可灸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