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体穴位图
人体穴位图 穴位图 人体穴位 穴位按摩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穴位位置图
人体穴位-大包穴
大包穴(dà bāo) 脾经
别名:大胞穴
大包穴 取穴方法:
大包穴位于侧胸部,腋中线上,当第6肋间隙处,简要取穴法:侧卧举臂,在腋下6寸、腋中线上,第六肋间隙处取穴。
大包穴 穴位解析:
本穴为脾之大络,统络阴阳诸经,故名大包。
大包穴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第二十一穴位。
大包穴的作用:宣肺理气,宽胸益脾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大包穴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第二十一穴位。
大包穴的作用:宣肺理气,宽胸益脾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大包穴 主治疾病:
气喘,支气管哮喘,胸闷,心内膜炎,胸膜炎,肋间神经痛,胸胁病等呼吸系统疾病,全身疼痛,四肢无力,食多身瘦。
〖穴位配伍〗配三阳络穴、阳辅穴、足临泣穴(《针灸学简编》)治胸肋痛;配脾俞穴、章门穴(《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》)治食多身瘦。
〖注意事项〗严禁深刺,以防刺伤肺脏。
〖生理解剖〗在第六肋间隙,前锯肌中;有胸背动、静脉及第六肋间动、静脉;布有第六肋间神经,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。行针时,在肋角的前内侧胸壁,应在相邻肋骨之间,在肋角的内侧行针,应经肋骨上缘,这样可避开肋间动脉及其分支。该穴位深部相对应的器官有胸膜腔、肺、膈、肝(右侧)、胃(左侧),故不可深刺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〖穴位配伍〗配三阳络穴、阳辅穴、足临泣穴(《针灸学简编》)治胸肋痛;配脾俞穴、章门穴(《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》)治食多身瘦。
〖注意事项〗严禁深刺,以防刺伤肺脏。
〖生理解剖〗在第六肋间隙,前锯肌中;有胸背动、静脉及第六肋间动、静脉;布有第六肋间神经,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。行针时,在肋角的前内侧胸壁,应在相邻肋骨之间,在肋角的内侧行针,应经肋骨上缘,这样可避开肋间动脉及其分支。该穴位深部相对应的器官有胸膜腔、肺、膈、肝(右侧)、胃(左侧),故不可深刺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大包穴 取穴图

大包穴 穴位图

网友正在查询的穴位: 曲骨穴, 中脘穴, 中极穴, 上脘穴, 关元穴, 巨阙穴, 石门穴, 鸠尾穴, 中庭穴, 神庭穴, 膻中穴, 玉堂穴, 紫宫穴, 华盖穴, 璇玑穴, 天突穴, 廉泉穴, 承浆穴,
关于大包穴
大包,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脾之大络。右侧胸部,腋中线上,当第6肋间隙处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及胸长神经末支;胸背动、静脉及第七肋间动、静脉,主治胸肋满痛,气喘,全身疼痛,四肢无力等。斜刺0.3-0.5寸,不宜深刺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