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体穴位图
人体穴位图 穴位图 人体穴位 穴位按摩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穴位位置图
人体穴位-素髎穴
素髎穴(sù liào) 督脉
别名:面王穴,面正穴,正面穴,面土穴
素髎穴 取穴方法:
素髎穴位于人体的面部,当鼻尖的正中央。
素髎穴 穴位解析:
1)素髎。素,古指白色的生绢,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水气。髎,孔隙也。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。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则散热缩合为水湿云气并由本穴归降于地,降地之液如同从细小的孔隙中漏落一般,故名。
2)面王。面,头面也。王,君也。面王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头面阳气冷降的地部经水。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,水湿之气不断地液化为地部经水,此冷降之水如同化气的君王一般,故名面王。面正、正面、面土名意与面王近同,正指穴内气血为地部水液,为面部气血的主流物质,土则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地部。
素髎穴意义: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。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及地部的弱少水液。
运行规律:水湿之气冷降归地,地部经水则循督脉下传水沟穴。
功能作用:除湿降浊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2)面王。面,头面也。王,君也。面王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头面阳气冷降的地部经水。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,水湿之气不断地液化为地部经水,此冷降之水如同化气的君王一般,故名面王。面正、正面、面土名意与面王近同,正指穴内气血为地部水液,为面部气血的主流物质,土则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地部。
素髎穴意义: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。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及地部的弱少水液。
运行规律:水湿之气冷降归地,地部经水则循督脉下传水沟穴。
功能作用:除湿降浊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素髎穴 主治疾病:
鼻塞,鼻出血,鼻流清涕,鼻中肉,鼻渊,酒鼻,惊厥,昏迷,新生儿窒息。
〖人体穴位配伍〗配百会穴、足三里穴治低血压休克;配迎香穴、合谷穴治鼻渊。
〖治法〗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,热则泻针出气,禁灸。
〖生理解剖〗在鼻尖软骨中;有面动、静脉鼻背支;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(眼神经分支) 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〖人体穴位配伍〗配百会穴、足三里穴治低血压休克;配迎香穴、合谷穴治鼻渊。
〖治法〗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,热则泻针出气,禁灸。
〖生理解剖〗在鼻尖软骨中;有面动、静脉鼻背支;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(眼神经分支) 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素髎穴 取穴图

素髎穴 穴位图

网友正在查询的穴位: 犊鼻穴, 厉兑穴, 足三里穴, 隐白穴, 上巨虚穴, 大都穴, 条口穴, 太白穴, 下巨虚穴, 公孙穴, 丰隆穴, 商丘穴, 三阴交穴, 腹哀穴, 水泉穴, 漏谷穴, 食窦穴, 照海穴, 地机穴, 天溪穴, 复溜穴, 阴陵泉穴, 胸乡穴, 交信穴, 血海穴, 周荣穴, 筑宾穴, 箕门穴, 大包穴, 阴谷穴, 冲门穴, 涌泉穴, 横骨穴, 府舍穴, 然谷穴, 大赫穴, 腹结穴, 太溪穴,
关于素髎穴
素髎,经穴名。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。别名面王。属督脉。在面部,当鼻尖的正中央。在鼻尖软骨中;有面动、静脉鼻背支;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(眼神经分支)。主治鼻塞,鼻衄,鼻流清涕,鼻中肉,鼻渊,酒鼻,惊厥,昏迷,新生儿窒息。向上斜刺0.3~0.5寸,或点刺出血;不灸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