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体穴位图
人体穴位图 穴位图 人体穴位 穴位按摩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穴位位置图
人体穴位-中注穴
中注穴(zhōnɡ zhù) 肾经
中注穴 取穴方法:
中注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,当脐中下1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。
中注穴 穴位解析:
1)中注。中,与外相对,指里部。注,注入也。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冷降经水由此注入体内。本穴物质为四满穴传来水津湿气,至本穴后则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体内,故名。
2)冲脉足少阴之会。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,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。
附注:冲脉、足少阴会穴。
中注穴意义:肾经冲脉经水由此注入体内。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。
运行规律:由地之表部注入地之地部。
功能作用:利湿健脾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2)冲脉足少阴之会。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,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。
附注:冲脉、足少阴会穴。
中注穴意义:肾经冲脉经水由此注入体内。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。
运行规律:由地之表部注入地之地部。
功能作用:利湿健脾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中注穴 主治疾病:
月经不调,腰腹疼痛,大便燥结,泄泻,痢疾。
〖人体穴位配伍〗配肾俞穴、委中穴、气海穴俞穴治腰背痛;配血海穴、肾俞穴、太冲穴、三阴交穴、阴交穴、中极穴治妇科病、月经不调、卵巢炎、睾丸炎、附件炎。
〖治法〗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,热则补之或水针。
〖生理解剖〗在腹内、外斜肌腱膜,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;有腹壁下动、静脉肌支;布有第十肋间神经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〖人体穴位配伍〗配肾俞穴、委中穴、气海穴俞穴治腰背痛;配血海穴、肾俞穴、太冲穴、三阴交穴、阴交穴、中极穴治妇科病、月经不调、卵巢炎、睾丸炎、附件炎。
〖治法〗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,热则补之或水针。
〖生理解剖〗在腹内、外斜肌腱膜,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;有腹壁下动、静脉肌支;布有第十肋间神经。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中注穴 取穴图

中注穴 穴位图

网友正在查询的穴位: 二间穴, 肘髎穴, 手五里穴, 天府穴, 臂臑穴, 侠白穴, 肩髃穴, 尺泽穴, 巨骨穴, 孔最穴, 天鼎穴, 列缺穴, 扶突穴, 经渠穴, 口禾髎穴, 太渊穴, 迎香穴, 鱼际穴, 中府穴, 少商穴, 云门穴, 少泽穴, 前谷穴, 曲垣穴, 灵道穴, 后溪穴, 肩外俞穴, 通里穴, 阳谷穴, 肩中俞穴, 阴郄穴, 养老穴, 天窗穴, 神门穴, 支正穴, 天容穴, 少府穴, 小海穴,
关于中注穴
中注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,位于脐中下1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,在腹直肌内缘;布有腹壁下动、静脉;有第10、第11肋间或肋下神经分布。主治腹痛、便秘、泄泻等肠胃病证;月经不调。操作方法为直刺1~1.5寸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